2016-02-1510:06廣西日報
實現“十三五”良好開局,需要自治區上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五大發展理念,深入實施創新驅動、開放帶動、雙核驅動、綠色發展四大戰略,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、產業轉型升級、農村全面脫貧三大攻堅戰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自治區國資委將瞄準基礎設施與公共事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、現代服務業、先進制造業,通過六大措施全面深化改革,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,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。
構建創新發展體系增強發展動力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,推動產學研用合作;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提高研發實力,加快科技成果轉化;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鼓勵企業通過合作研發、委托研發、并購等方式獲取外部研發資源;建立鼓勵改革創新的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。
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發展質量。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,實現更高水平發展;以市場化手段調整配置企業資源,推進企業通過兼并吸收、業務板塊整合、創新產業(業態)、剝離或退出劣勢業務等實現企業兼并重組,優化布局結構;加大整合力度,對產業相近、行業相關或處于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,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重組整合,推動企業或資產向有優勢、有發展潛力的核心企業聚集。
擴大開放合作拓寬發展空間。支持企業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整合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;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在強化管控、規避風險的基礎上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。
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。以市場為導向,進一步推動企業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;建立監管權力清單、責任清單、負面清單,逐步向管資本為主轉變;加快國有資產證券化進程,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,提升資本運營效率;全面完成企業公司制改革,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;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開展市值管理和股權激勵計劃試點;完善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約束機制,建立企業經營投資責任和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。
提質增效提升發展水平。發展實體經濟,大力推進基礎設施與公共事業、服務業、傳統制造業等傳統產業與金融創新、資本運營、信息技術、先進管理融合;加快轉變發展方式,創新商業模式,促進企業經營向產業鏈、價值鏈的中高端延伸和轉移;運用“兩化融合”,改造升級傳統產業;指導企業降本增效,健全成本管控責任和目標考核機制,努力提高企業成本利潤率。
加強黨建為發展提供保障。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決策、執行、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以及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,使黨組織成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。(記者杜蔚濤)